孩子被欺负,作为家长,首先要做的是甄别,被欺负是孩子的真实感受,还是大人的定义?
很多时候,父母因为小时候有过被欺负的创伤,害怕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孩子身上,就把这种焦虑和创伤转移到了孩子身上,或者说孩子个别时候被欺负的事件激发了父母曾经的创伤,父母通过不断地询问孩子,过度地担心孩子被欺负,不断强化孩子被欺负的经历,最终把“我是那个经常被欺负的人”的观念内化到了孩子的心里,孩子为了配合这种心理,于是从行为和外形上塑造了这种处处受欺负的形象。
曾经豆妈是一个焦虑感很严重的妈妈。在孩子两岁的时候,有一次上早教课,孩子手里的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抢了去,这事让豆妈耿耿了许久,总觉得孩子被欺负了,由于当时是外公带去的,事后豆妈也没有找到对方家长。那次事件之后,每次豆妈带孩子出去,孩子稍微和别人发生一点冲突,豆妈就特别担心。既担心自家孩子被欺负,又担心自家孩子欺负别人。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临近上幼儿园了,豆妈的焦虑越发强烈。害怕孩子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被人欺负,自己又不会自我保护,比起身体上的伤害,豆妈更怕他受到心灵上的创伤。于是孩子上幼儿园之后,豆妈并没有如别人所说的那样,轻松了许多,可以做点自己的事情了。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焦虑让她完全静不下心,整日担心孩子被欺负。
孩子回来豆妈问的第一个问题也是,你在幼儿园有没有被人欺负?一开始,孩子都说没有。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孩子每天回来都会说有人又打了他,踢了他,用剪刀扎了他之类的,他还给豆妈看他手上的伤,而豆妈只隐约能看到一点点红色的划痕,但并不明显。但每次听孩子这样说,豆妈心里就更加焦虑,问老师,每次也说没有的事。但豆妈心里却总是觉得不放心。
直到有一天,豆妈发现孩子不敢洗手,摊开他的小手一看,才知道原来他的手受伤了,被扎了好多个眼,问孩子,他说是滑滑梯的时候被钉子扎的,再问,他又说是被哪个小朋友给扎的。豆妈认同了后一种说法,并找到了老师,老师和园方都向我们道了歉,但豆妈心里始终有个结,觉得自己的孩子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最终选择了转园。
在新的幼儿园,豆妈的担心一点都没有减弱,孩子又总说有人打他,并且得到了证实,确有其事。豆妈的焦虑越来越大,到最后发展为觉得是小朋友们故意合起伙来欺负他的。今天这个打他,明天那个踢他,后来豆妈索性经常给他请假,每天自己带他,以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可是带他出去玩,发现在她看不到的时刻孩子还是会被人欺负。
这就是典型的被欺负的代际创伤的传递。据了解,豆妈小时候性格软弱,经常被小朋友抢玩具,被孤立、被排挤;豆豆外婆在单位也是经常被欺负的对象,在家里被丈夫家暴,豆妈长期感受到自己妈妈被欺负的处境,于是也强化了自己被欺负的体验。
当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一点小事就把这种创伤体验激发出来了,把对被欺负的焦虑强加给了孩子。其实孩子本身未必有被欺负的感觉。
在心理咨询师的剖析之下,豆妈才知道,原来是自己把被欺负的创伤传递给了孩子,当闻到孩子有没有被欺负的感觉时,孩子的回答是否定的。心理咨询师发现,豆妈其实从来没有看到过孩子的真实感受。而是想当然地认为,孩子有这种被欺负的感觉,而孩子为了迎合妈妈的感受,就真的发生了严重的后果,以满足妈妈的担忧和证实。在心理咨询师的见一下,豆妈试着不去问孩子“在幼儿园有没有被欺负”这个问题,孩子也就慢慢地不再热衷于这个话题。被欺负事件也在逐渐减弱。
当童年有过被欺负的创伤经历的父母强化了孩子被欺负的感受,孩子就会逐渐认同自己是个受害者,是个容易被欺负的人,带着这样的自我感觉进入到任何集体中,她似乎都在向周围人发出一种召唤:快来欺负我呀,我就是那个经常被欺负的人。有了这样的姿态和信息,就会激发那些需要欺负别人才能获得积极自我感觉的孩子的欺负行为。欺负就会从妄想变为现实。
豆妈的儿子一开始只是被人抢了玩具,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但是因为她不断地强化儿子被欺负的焦虑,通过一些蛛丝马迹证实自己的焦虑是对的,于是被欺负事件就真的发生了。这看起来有点像吸引力法则。但有时事情就是这么微妙,你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
豆妈其实是在借着这份焦虑和“我没猜错”的证明通过对儿子的心疼来补偿自己童年确实的关爱和照顾。因为豆妈小时候被欺负,从来没有人关心询问过。她并没有真正看见孩子本身,而是塑造了一个最能理解自己童年创伤的儿子。
在意识层面上,豆妈看起来是为了避免让儿子受到自己曾经受到的伤害;但在潜意识层面,她因为过度焦虑和担忧,不能正确看待小孩子之间的正常摩擦,最终导致她的担忧变成了现实。
其实一个真实自信的妈妈,不会过多纠结于孩子被欺负的事件,也不会对孩子在成长中受到的挫折有过多的干预,因为她的内心不会被这些在正常范围内的挫折打破平衡状态。